书法教育网

书论萃编

来源: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编辑: 李雪峰

书法最好不要成为职业

发布时间: 2019-04-16 21:18:49

 

1.书法的无象可寻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艺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书法。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书法的载体是汉字,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汉字书写所呈现的美感体现了中国人终极的审美追求。

 

真正的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位思想家,对于美学、艺术,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甚至是理论体系。于书法而言,同样面对书法的经典,用同样的方式去临摹,结果却是风格迥异。因为每个人的性情不同,悟性不同,认识也是不一样的。书者,抒也,书法不仅是胸怀的抒发,也是对艺术认识、对审美的表达。

 

 

 

很多人说书法是抽象的艺术,我认为书法连象都没有,根本无象可寻。朱培尔说,写字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展开与发挥,它不能重复,因而需要更高的技法锤炼。书法于今天有点像西方的古典音乐,创作过程更像是演奏。隶篆楷行草都早已定型,我们只能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融入自我。

 

甲骨文、金文要追求高古的气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转换。甲骨文是刻出来的,金文是浇铸出来,要把甲骨文锐利丰富的刀法和金文雕塑感的雄浑、历经几千年斑驳苍茫的线条转换成笔法。但毛笔和宣纸都是软的,要表现这种感觉很难,无法直接再现,而必须加以改造。我们经常讲某个书家写字很有笔力,笔力绝不是他花多少力气去抓毛笔,更不等于他的胳膊有多少力量,而应该是他通过这种转换以后的线条力度与质感。

 

 

 

草书是书法从实用向艺术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书法家表达自己性情和艺术理想的一种高级形式。癫张醉素,形象地展现了张旭、怀素的创作状态,这种状态其实是他们内心深层情绪的表达,甚至是一种潜意识的表现。草书的这种创作方式,如同当代文学里的意识流:创作过程中个人因素已经没有了,内容因素也没有了,只有一种心灵的呐喊,一种潜意识的外化。但现在人写草书往往只求其形,却不知其理。

 

行书在生活中用的最多,篆有篆法,草有草法,楷有楷法,隶有隶的特征结构,所以严格讲行书不是一种单独的字体,但它却给书法家非常大的创作空间,在表达书法家性情与情感方面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作为书法史上最有影响的经典,都是行书,而且都是不刻意而为的草稿。

 

2.心中的山水

 

 

 

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从小生长在太湖边上,家乡的山水与童年的回忆,即使纵览万千山河名胜,总是朱培尔心底里最熟悉的萦绕。

 

作一个艺术家,特别要培养一种在平凡中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能力和品质。最熟悉的事物,就是生下来就接触的身边的山山水水。所以,我的笔下更多画的是江南的土山、山上的杂树、山边的溪流与江湖。

 

中国山水画特别强调皴法和树法,这决定了一个画家的风格。无论是重彩、浅绛,还是一般的水墨,我的山水中山、水、石都是同时进行的,很少把皴法和树法分开来进行,因为面对江南自然的山水,根本就分不出树和石的关系,山即是树,树即是山,不像北方,大山上面就那么几棵树,很明显,可以分别进行表现。

 

 

 

构图上,朱培尔追求一种深远、高远和平远的综合感觉,以使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技法之外,他特别强调诗意的表达,也就是画面的意境。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第一要旨。明代汤临初《书指》中写道:论画者先观气,次观神,而后论其笔之工拙……神可拟议,气不可捉摸。

 

这种不可捉摸,朱培尔认为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求索。第一是画上的题诗。古人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选择的诗词内容和画面之间要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当然,更要体现画家对诗意的独特理解与感受。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可以写实,把瀑布画活;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必须抒情并转化成或隐晦、或抽象的反映。第二就是抓住诗与画中最主要、最有意义的内容进行相互的生发。诗画的意义在于表现一种内在的意蕴与张力,慢慢地让人感受,并穿透心灵,甚至穿越时空,这些都是画家需要反复营造的。

 

 

 

3.篆刻家要有方寸匠心

 

实用印章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万幸的是它变成了一门艺术。篆刻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秦汉,所以人们常常讲,印宗秦汉。第二个高峰则在明清,这是文人的参与和艺术家对于古老印章的一种自觉创造,篆刻的艺术概念也应运而生。篆刻难在不俗,难在刀法、章法与篆法的处理,难在印面境界的开拓与表达。

 

篆刻还有一种独特的韵味——“金石气,这本是古老的石刻文字在历经时代沧桑后所形成的一种独特气息与风貌,篆刻因为有了刀与石的碰撞,使这种古朴的韵味成为篆刻家心中的向往。篆刻创作要体现原始的感觉,刀和石之间碰撞可以说是一种远古的回音,是宇宙意识在心灵深处的生发。朱培尔说。

 

篆刻家的匠心体现在方寸之中。古人说:疏可走马,密不容针。朱培尔的篆刻,往往有一些地方特别紧密,而其他地方可能就是两三根线条,甚至是大片的空白,这种对比、这种匠心让每个欣赏者虽然不一定很清楚地说出具体的美感,但是一定能感觉到它所产生的张力。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4.3X4.3cm

 

4.使不可说成为可说

 

虽然身为专业期刊主编,但是朱培尔觉得自己还是业余在创作。书法最好不要成为职业。书法贵在神采,贵在无意于佳乃佳,贵在作品整体的格调。成为专职书画篆刻家当然是许多人所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并非一定是好事,有很多人成为专职以后,主题性作品多了,应酬多了,但神采没有了,技术越熟练,创作越麻木。古代书法家大多都不是专职的,即使是抄书匠、刻手、写经生,其目的较之现在也是十分单纯的。所以,业余的创作,要有一种专业的意识;而专业的书家,则要保持一种业余的心态。

 

作为书画篆刻家,朱培尔认为,在创作上必须要有一种超越意识,有一种创新的意识。齐白石衰年变法,突破自我、超越前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艺术家还应有一种将瞬间变成永恒的能力,而对他们的作品,即便过了几百上千年,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当时心灵的律动与心境的变化。《兰亭序》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其表达了王羲之书写时的心绪与情感的变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宇宙浩渺,人生苦短,不知老之将至,即使至今,此情此景依然可辨,让人激动不已。

 

对于同一个自然景物,普通人当然也会觉得很美,但是说不出来,艺术家却能变成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曲或是一部文学作品,使不可说成为可说。

 

写一万个没有意义,美是一种通感,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美,但作为艺术家必须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并以独特的角度,将那种不可再来、不可重复的瞬间,转换成一种符合艺术规律的有机表达。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热门文章推荐

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

网站免责声明

1、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 “来源: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需要提供《授权协议》)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并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5、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6、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删除。

7、在本网站注册的用户,需提供您的个人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联系地址、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 在未经本人同意及确认之前,本网站对您的个人资料负有保密义务。除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您的个人资料时,本网站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的个人信息披露,本网站免责。

8、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评论,即授权本网站与其关联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媒体上享有非排他、永久、不可更改及完全的许可权利去使用、重新加工、修改、采用、出版、翻译、派生、分发及播出该评论。

9、本网站上的链接服务可以直接进入其他站点,链接的网站不受本网站的控制,本网站对任何与本站链接网站的内容不负责任。

10、本声明的生效、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11、如就本声明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应尽量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则争议各方均可向网站注册所在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本《声明》的一切解释权与修改权归河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网所有。

本网站联系方式:0371-66683822/23